其他
彭浦新村的人间烟火
池塘、小田野、土堆、小山丘。周末的日子,爸爸常常会带我到洼地里抓田鸡、拔茭白、挑野菜,我也常和小伙伴去“靶子山”上捡弹壳,拾松塔......
童年的欢笑声,撒遍了彭浦的每个角落。学生生涯,美好的记忆总是停留于弄堂口那家面食店里的汤圆,小卖部的各种小零食,还有校门口阿婆的炸年糕......
庙建成后,引车卖浆者、摊贩商贾、酒肆依庙聚市,城里人也陆续来此居住,年久逐成小镇,曰“彭浦镇”。
上海开埠后,租界向北拓展,彭浦镇地控南北交通之隘,市面由此日盛。宣统三年(1910年),彭浦有厂改乡,建置由此始。1928年,和闸北同属为中国首批区级行政机构。
90年代初,乡镇企业又异军突起,舒乐衬衫总厂,又成为了全国乡镇企业的排头兵。
1992年5月,彭浦乡还获国家统计局颁发“中国亿元乡镇”铜牌匾。1998年,彭浦镇成为全市唯一居委建设达标镇,实事工程连续三年为市优秀单位。
“四个街坊、三条路、两个红绿灯、两条公交线”,这些曾是沪上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,彭浦新村的写照。
而位于如今1号线彭浦新村站东侧的彭浦新村核心地区,当年,同样充分显示了田园城市的理念。从新村任何一幢楼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,步行只需几分钟。电影院、小菜场、学校、幼儿园、社区医院、公园,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新村附近。
(图:1986年,时任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,视察彭浦新村)
直到1978年,彭浦新村被划入闸北区,居民的户口才从郊区户口变为市区户口。但是,即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“当时周边很多农田,房子还不多,晚上听到青蛙总是哇哇哇叫着”。
其实,不光是彭浦新村,解放后,随着闸北不断向北面发展,此时命名的新路名,都以山西省地名命名的居多,除了上面提到的,还有大宁路、平型关路、汶水路等等。
上海人印象最深的,还是1959年建成的彭浦机器厂。在70到80年代,像这样的“全民大工厂”出来的小伙子,是上海姑娘心仪的结婚对象。
“彭浦这个地方,我们以前真正是没人要来的。因为没车子的,只有马车!
我记得小时候呢,大概是读初中的时候,上海人讲,过了天目路就是郊区。彭浦这里都是农田,所以只有到了捉蟋蟀啊,钓鱼啊,才会跑到这块地方来。那些辰光是蛮噱头的。”
1972年来的时候,我分到的已是四层楼的房子,砖房,不是木结构的了。现在彭一、彭三两个小区都还是这种房型,房顶既不是瓦、也不是平顶,是一片片的棱型板,很不正规。
这种房型比较矮,住起来蛮闷气的。长轴房,没卫生间的,厨房呢是三户人家合用一个。如果要上厕所呢,一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厕所。”
临汾路相当于彭浦新村的“南京路步行街”,夜市非常热闹,一到晚上九点,小贩们便陆陆续续开始进场摆摊;而闻喜路商贾云集,堪称彭浦地区的“金融中心”,各类餐厅饭店招牌林立,美食摊点熙攘吆喝,颇有市井生活的乐趣。
作为彭浦新村一道亮丽风景线,这里已经成为闸北小有名气的夜市。每到晚上,地摊和各式小吃叫卖此起彼伏,这里各种口味的小吃都有,场面极其壮观,简直就是吃货们的天堂,喜欢吃小食的朋友应该很喜欢。
闻喜路小吃林立,堪称彭浦美食街。“彭浦第一炸”名气挺大,以炸鸡腿为特色,食客居然要排队。那“红玫瑰”其实与张爱玲无关,本来只是路边的一个烤肉摊,由于在学校边上,占得人和,又恰在地铁口附近,得了地利,最后登堂入室开设此店,彭浦一族见此当会心一笑。
“拿只包一扔,就摆在马路边上,就摆起摊头来了”——所以,十来年的时间,彭浦人竟也发展起了上海滩上,数一数二的市井夜市。
不管怎样,在老彭浦人的心中,彭浦新村依然是记忆中,那个关于浓油赤酱、人间烟火的地方,最后,还是录一段“吴旭丹”的文字,送给彭浦新村的明天!
习惯了和街坊邻里的嘘寒问暖习惯了清晨穿梭于大街小巷、疾步奔走的自得其乐习惯了心情好或不好的时候,游走于喧闹的夜市街头,随处逛逛的安逸习惯了难过的时候,逗留在那家老店点上一杯饮料,注视着往来的人群……
也许,之于整个大上海,彭浦绝称不上是最海派最美好的,但它却在十五万彭浦人、近二十多年的安居乐业中,积淀出了一股实实在在的浓油赤酱味!
“彭浦是我成长生活的所在,载着我所有美好的情怀。”我和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一样,坚信彭浦,坚信上海的明天一定会更好!